村网通总站 东梁家村 dongliangjia.nync.com 欢迎您!
"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。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。"
在这个年代,很少有人再用"先生"一词来形容一位女士,因为那必定是来自克己的礼仪和内心满满的崇敬。
然而就有这样一位先生,值得我们全部的赞美。她是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,帮助了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;她是"两弹一星"元勋郭永怀的遗孀,被称作"中科院最美的玫瑰"。
她,就是李佩先生。
年少时的"叛逆"
1918年,李佩先生出生在北平的一个书香门第,她是家中长女。
父亲李保龄虽然留学多年,却依旧封建。家里男女界限很严格,女孩子不能上大学。
1936年,李佩中学毕业后,经过自己的一番抗争,父母终于同意她上大学,但要求必须上女子文理学院。李佩不顾反对,坚持选择了北京大学的经济系。
上了大学之后,她更是自作主张把自己的名字从"李佩珍"改为"李佩",觉得"珍"字太俗气--在那个女孩子还在裹脚、没资格上学的年代,她是如此大胆和叛逆,无惧世俗眼光和旁人的指指点点。她一生都是如此。
1937年,"七七事变"爆发,北京沦陷,大学停课。可那颗求知的心依然灼热,她一个人偷偷跑到了西南联大,在轰炸中继续求学,毕业后又去了中国劳动协会工作。
1945年,她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,还被选为大会执行理事。
1947年,李佩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动关系学院学习,在那里,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。
湍流卷不走的人生
年轻时的李佩身材窈窕,容貌清秀。到康奈尔以后,她邂逅了在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院担任教职的郭永怀。
共同的理想和抱负,让他们遇到了了解,找到了灵魂的栖息地。"愿得一人心,白首不分离",1948年的春天,两人在纽约附近小镇绮色佳的市政厅结婚,便有了这对才子佳人,这段爱情佳话。
婚后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叫郭芹。李佩受康奈尔大学语言系主任的邀请,给美国学生上中文课,也结识了很多郭永怀的同窗好友,钱学森和夫人蒋英都成了她一生的朋友。一家人平淡幸福地生活在一起。
虽然身在国外,却时刻心系祖国的发展。那时候,新中国刚成立,百废待兴,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。他们经常邀请朋友到家中探讨自己能为祖国的发展做什么。更在1956年9月,郭永怀和李佩带着5岁的女儿迫不及待启程回国,离开了工作生活了近10年的绮色佳。
从三层小洋楼到破旧窄小的房子,从领着高薪开小跑的富裕生活到拿着微薄的工资维系生计,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心,是满腔的报国热情,让他们甘愿承受如此大的落差。
临走前,他们还将汽车送了人。对财物没有一丝留恋,正如他们对美国没有一丝留恋,因为根在中国,心在中国。
回国后,郭永怀应钱学森邀请出任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,李佩担任中科院行政管理局中关村西郊办公室副主任,先后推动成立了中关村第一所幼儿园和第一所小学。之后,又调到中科大外语教研室教授英语,开始一心投入新中国的教育事业。女儿郭芹也上了小学,那段日子是这一家人最美好的时光。
然而这平淡的幸福很快就被打破,1967年,很多科研工作者被打倒。1968年,只有17岁的女儿郭芹响应"上山下乡"的号召去了内蒙古农区插队,李佩则被污蔑为"美国特务",只有担任原子弹研究工作的郭永怀受到了特殊照顾,这个家庭从此再难有一张合照。
厄运真正降临是在1968年12月4号,郭永怀乘坐的从兰州飞往北京的飞机失事。人们在两具紧紧抱在一起已经烧得发焦的尸体里找到了他,在临死前的最后一秒他还和警卫员紧紧护着一个保密公文包。
没有生离,但这猝不及防的死别是更致命的打击。当时,力所安排了两个人去家中陪李佩。可没想到,那么娇小的李佩却极其镇静,没有哭得声嘶力竭,更没有要死要活。
她只是一句话不说,站在阳台上,望着远方。一夜未合眼,一动不动地在床上躺着,偶尔发出几声轻轻的叹息。
那是她相濡以沫20年的爱人,她怎么可能不悲痛?那是她灵魂相契的伴侣,她怎么可能不心碎?她只是太坚强罢了,就像那几声叹息,克制得令人心疼。
在郭永怀先生的追悼会上,因为被怀疑是特务,在当时的环境下,谁敢坐在她身边,说句安慰的话都需要莫大的勇气。她就一个人,孤零零地在那儿坐着,坐着,不像那带雨梨花般凄凉,却如那冬日的腊梅,自然地坚强着。
我怎敢悲伤?我还要一个人去守护我们的梦想。
从此天人两隔
郭永怀先生走后22天,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成功。1999年9月18日,李佩坐在人民大会堂,国家授予23位科学家"两弹一星"功勋奖章。郭永怀先生是23位"两弹一星"元勋中唯一的烈士。
这么多年没人见她为丈夫的离去掉过一滴泪,只是有一年的春天,14号楼下花坛一株迎春花被人刨出。李佩拉着邻居说,"麻烦你帮忙搬过来,种在我们13号楼下吧,我们老郭最喜欢的就是迎春花了"。
那时人们才懂,她不是外人理解的冷酷无情,她只是把那些情绪都藏起来,一个人悲伤,一个人坚强罢了。
然而更大的湍流发生在1997年,唯一的女儿郭芹病逝了。白发人送黑发人,可没人看到年近八旬的李佩先生流过一滴泪。
几天后,她像平常一样,又拎着收录机给博士生们上英语课去,只是这么多年来,女儿的那台钢琴,她从未让人碰过。
中年丧夫、老年丧女,却未掉一滴泪,未跟任何人诉说过自己的痛苦,可谁又曾想过背后她那么多难眠的夜。她不是看淡了生死,她只是习惯于坚强,超乎常人的坚强。
只有牙齿和胃,却还在拼搏
李佩先生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奉献着。1978年,白手起家组织创办了中科院研究生院外语教学部,四处寻求英语教育人才,使得中科院是"文革"后最早邀请外籍教师来华讲学的单位之一。
她率先主持自编教材,她编写的第一套研究生教材荣获了国家优秀图书奖。"文革"后,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人才匮乏,她高瞻远瞩创办了国内首期应用语言研究生班, 并被誉为"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"。
1978年,为了给国家培养物理人才,她与物理学家李政道合作发起"中美联合招考赴美物理研究生"项目。当时中国还没有GRE和TOEFL考试,她就自己出题、评卷参与口语面试。那时候,在给美国大学的推荐信中,英文证书只要有李佩先生的签名就会得到认可。
学生们都称她是见过的最伟大的老师,传授的不仅是知识,而是完善的人格。70多岁的时候在讲台上给博士生讲几个小时的课,从来没有坐过,连靠着讲台站的姿势都从来没有。
即使退休了,她也没闲着。81岁那年,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,那是比百家讲坛更早更高水准的论坛。她请来各个领域的"名角儿",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。从1998到2011,每周一次,总共举办了600多场,每场2000多人的大会厅都座无虚席。
和主讲人沟通,确定时间和主题,来来回回打几十通电话,无论严寒酷暑,带着年轻人们四处贴海报。难以想象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,只有牙齿和胃,却还在为教育奔波,这一奔波又是13年,背后是一颗多么坚定、一心为国的心在支撑!
等到94岁那年,李佩先生实在"忙不动"了,关闭了大型论坛。在力学所的一间办公室,她和一群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老学生,每周三开小型研讨会。她每周都会从阅读的大量报刊杂志中挑出有价值的文章给大家,甚至逐句逐段画出重点。
活到老学到老,活到老拼搏到老,她说,"我一点儿也不孤独,脑子里好些事儿!"
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
几年前,一个普通的夏日下午,她让朋友陪着,一起去银行,把60万元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。比起那些"惊天动地"做慈善的人,李佩先生就像交了水电费一样平常。
早年从美国带回的计算机、电风扇,小冰箱,捐了;郭永怀走后,写字台、梳、唱片,捐了;李佩先生一生教学的教案,捐了;汶川大地震、挽救昆曲,为智障幼儿园,她都捐钱了。
李佩先生说,"捐就是捐,要什么仪式"。而家里沙发的已经歪了腿,客厅里的茶几还是60年前回国时的陪嫁。
李佩先生一生都看淡名利,更是精致优雅了一生,无论是豆蔻年华还是满头银发。年轻的时候,她美丽动人,被称作"中科院最美的玫瑰"。
而老了,即使满鬓白发却依然活得体面。
衣服总是熨烫得整整齐齐,一个星期内的课堂里从不穿相同的衣服。她每天起床都要认真梳洗打扮,涂一层薄薄的粉底,请人帮自己画眉。她知道那是对课堂的尊重,更是一个女人一生都要维系的体面和尊严。
95岁的她依然体面优雅
2017年1月12日,带着百年的沧桑和坚韧的优雅,李佩先生静静地离开了,享年99岁。
她从战乱中走来,明丽了近百年的春秋。如磐石般坚韧,如松柏般顽强,怀着那颗赤子之心,拼搏奉献了一生。
她,是一个女性的传奇,更是一个时代的大师。
"先生先生了百年,后生后知在此间",李佩先生是值得历史铭记,值得我们钦佩、怀念和学习的人。
曾有人把李佩先生和丈夫的爱情故事排成舞台剧,名叫《爱在天际》。里面有句台词,"我等你,你不回来我不老"。
您等了一生,如今,你们仨也终于团圆了。